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交流动态
著名作家范小青为“家在古城·美丽苏州”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集作序

拙政问雅杯“家在古城·美丽苏州”征文活动圆满落幕,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,更是一次城市形象的精彩展示。如今,承载着无数文思泉涌与深情厚谊的获奖作品集已正式出版,著名作家、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为其撰写了序言。


86eda573d46ac9309fd09bd0c5dd320e.jpg

12809dc6c959e704b59f9545465cfb3e.jpg


“家在古城·美丽苏州”征文大赛顺利圆满地落下了帷幕,参赛者们用生动美好的文字,写出了苏州的生动美好,赢得了赞美。这次征文活动从盛夏到深秋,历经四个月时间,参与度非常高,有数千人参赛,年龄从十岁到八九十岁,职业更是涵盖了各行各业,收到来稿超过干篇,蔚为壮观。


超千篇的美文,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:苏州是一块有福之地,是一片创业热土,更是文化底蕴深厚文脉赓续的宝地。


苏州古城、苏州文化深厚博大,源远流长,纵横交错的小巷和水系,是苏州古城的命脉和灵魂,是苏州古城区别于国内外其他许多城市的独特的标识和魅力。无数的小巷,弹石路面,三四米宽,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偶尔一辆黄鱼车经过,行人就得侧身避让了。但是别以为小巷是肤浅的,是一览无余的。你推开任何一扇大门,就会推开另一个世界:几十户人家的日常,或者,满园子的残荷听雨。经过了古城小巷里这一扇和那一扇简朴的石库门,就一定不敢再轻视它们。在这个简单的门和这个平白的墙背后,是有许多东西的。


这许多东西,就是文化。它是具有特殊性格、独一无二的。它不是爆发性的,不是集束式的,它是弥漫的、绵长的、渗透的,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角角落落。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最普通的地方感受到苏州文化的影响。无论是达官贵人才子佳人,还是普通百姓,无不与苏州文化融为一体,很多时候,苏州人的生活就是文化,文化就是苏州人的生活。


苏州文化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它的生长性和感染力。因为它渗透在民间,所以它始终是流动的,是持续不断生长的,不会固化、老化、消失,也才能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,有永远的活力。今天我们在平江路上,看到的既是曾经的姑苏繁华,更是升腾着的现代文明的烟火气,倘若我们再走进平江路的那些支巷,去感受另外一片天地,那是老了的、旧了的小巷老宅,虽然是一种陈旧的生活,与高大上搭不上边的平民生活,但是它的平静和旧而不衰、它的绿色生机,会深深地打动我们。苏式的烟火气还在,老而旧的宅子里,从从前的清一色老苏州,到现在老苏州和外来建设者同住,苏州的生活习俗传承下来,影响外来人员,他们来自全国各地,现在他们在苏州生活,受到苏州文化的感染,吃头汤面,喝苏州茶,渐渐地融入苏州的优良的传统习俗之中,爱上他们的第二故乡。


所以,写古城,写苏州,大有写头,是写不尽的。


这一次“家在古城·美丽苏州”征文,让我们看到大家对苏州的爱跃然纸上,浓郁而真挚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。阅读这些征文作品,深深被大家热爱苏州,乐居苏州的真情打动,从老苏州的记忆,到新苏州的体验,再到人生中途经苏州的朋友的感慨,从大街小巷,到名门大宅,从小桥流水,到名胜古迹,从苏州人的衣食住行到苏州城的前世今生,写了个遍,写了个透。真正构筑起了家在古城美丽苏州的一幅由文字组成的姑苏繁华图,让更多的读者,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苏州,更了解苏州,爱苏州,更爱苏州,共同为苏州的昨天骄傲,共同为苏州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。


服务热线

18906133033

二维码